宗教知識(文章)

「誠」之德,忠信不疑,專一敬信,守正貞定   2019   梁公隼
古人用「誠」一字,演出《易》理「孚、應、卑、專、和」等大義,為人作事,都加多一點「誠」,所得必大必多,那是多在形而上的快樂和信任,自己心安了、行事暢順了,不是金錢可買到。那是心地和行為的高尚表現。
例如,我有金、銀、銅、鐵五種幣,送人一枚金的,那人卻説:「除了金幣,還有甚麼好的呢?」這種心理,就是「不誠」。那是因為不相信所給的是好、貪取更多、更好,一次性得到以利自己。疑是不專一、貪是向外取, 那就是「誠」的相反了。不誠而貪的人,自己是不易知道的!
清代 李鴻章,跟大儒 曾國藩讀書十五年, 任事,知識、兵法和書法都非常了能,他以為自己已學成。曾國藩卻對李鴻章説:為人作事不誠。李不信而不肯改。他後來任大官,不能抱道扶正清朝, 他死後,幾年後大清便亡國了。這是為官的心須誠正例。
宋代 程頣, 跟大儒 周敦頣習《易》十二年, 學問已非常高。程昔喜打獵,已戒除。周師謂程子「隱伏殺心而未消」,他不信,一日見人畋獵而心奮喜,立省自心尚未全誠,立志革除,德學日增,遂成一代宗師。這是師生的心修誠正例。
很多時候,我告訴人:你有病氣縈纏,要唸經化解。(唸經治病,就是通心通經脈為首佳,次為懺悔、三為藥石、四為練養運動、五為食療、六為修善立功、七為西醫)。但還問我:「還有比唸經更好的其他嗎? 」就是捨金而取銅鐵了。
今天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互不相信,都源於不信古,不信聖賢的教育,古文化沒了,心向外遊,致不忠於事、不實為公,一切人事禍殃,也因誠的功夫做得不好而加重一半。故為官不誠,怠政禍民;為商不誠,益己謀人;為人不誠,害自他身;讀書、信仰不誠,娛遊終身。
一學生說:「看了上文,我明白甚麼也不信的人,只信自己,便不肯捨、不肯放下,事事要最好,揀來揀去,對人對事都很挑剔,但結果偏偏遇不到好的,就是誠不夠了,就算他們遇到好的,都會錯過。「誠」足夠的人都反躬自省,多謝老師提醒我們。」
P.S.
十多年前,某地的首富叫超人,他的財富是前世布施、積福而成,故少少努力,便有機會。但他不信,他知道。他的已故文膽信佛,且聞到高僧的法,帶超人去見老法師,法師見任何人也歡歡喜喜。離開後,超人問文膽:「為甚麼老法師不叫我拿錢呢?」(可見愈有錢的人,心是怎樣看人。那就是不誠。縱多能力、學識,如一般學者,也未入到心和行為去。信佛、信基督,都是假的,心實不信,自己是不會知道的。)我們如醒過來,亟宜反思自己是怎運心、怎看人、怎處事。
上事乃一老朋友告訴我,我信。因我見很多佛教徒、道教徒、耶教徒,都是知而不信的。佛寺去、教會去,但 心地 聖境 ,他們不去。今年,另一位老朋友又告訴我,二十多年前,他見過超人,超人看中一件明代四佰年的鑲金象牙盒,想買。老人坦誠告訴他:「這是明朝的。我八十年代入,就以舊價賣給你吧! 四萬元,再六折。」超人聽了,説:「太貴了!」/ 老人驚嚇了一下。心想:首富是這樣疑人、用錢是這様不拔。他為免被辱,以為是亂取價,就說:「如你喜歡,就送給你吧!但想買的話, 仍需四萬元六折的價。」事雖微小,可以知大。
今生有福的人, 如靈性不修, 下世便不會再得人身。佛道古聖所説, 並非虛言。靈性如何修? 入門就是將道德入到心和行為去。敬信誠正。
 

最新消息

供聖燈安排(2024甲辰年)

(燈位已滿,燈牌放在仙佛壇前的仙鶴燈旁的寳臺上,不會獨立掛一盞。)
如郵寄或電郵方式遞交,請填寫表格,善款則可以現金、支票或自動轉賬方式遞交。

 

 

(布施功德募捐表)

sdf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
 

 


 
四月份活動如下:
04月06日 星期六 14:00-16:00 《觀音-大悲懺》(需登記)
04月06日 16:00-17:00 派發聖水
04月20日 星期六 14:00-16:00 《易元課誦 - 文昌大洞仙經》(需登記)
04月20日 16:00-17:00 派發聖水
04月27日 星期六 17:00-19:00 《威斗懺》(禮斗)(需登記)
04月27日 19:00-20:00 派發聖水
文化講座 (暫停)
 
 
 

詳情請留意 本觀活動時間表

***如活動前2小時八號風球或黑雨,則該項活動取消***

 

 

 

梁公隼講道:《道教如何修行》

大悲懺 - 懺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