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識(文章)

《中文入門為小學形音義,新文學與古典價值1:99》梁公隼

「小學」不是指學校,而是學漢語文言的入門方法──形、音、義,即字形、聲韻、訓詁。因中國文化最核心和寶貴的智慧,都在古典文史哲中,而古書不易讀懂,讀懂,還要讀通!不通,就會迷失,盲目崇洋追新,以為舊的沒人之好,去丟棄、摧毀它。書摧毀了,可以重印;心摧毀了,不會再生。形、音、義是開古文化、智慧之鑰匙。

例如:本世紀出土二千多年前馬王堆的《帛書‧要篇》,紀古籍所無之孔子言論,孔子曰:「(《易》) 吾復其卜祝矣。」卜、祝是夏商周的易學官員,卜專占卜預測、祝專祭祀祈福,如只看文句表面,即 孔子很迷《易》的預測和感應方術,與他一貫「敬鬼神而遠之」的思想大異。原來,這是小學中的「音形通假」,「復」與「撇」字,為古音形互通,即「(《易》) 吾撇其卜祝矣」,撇其卜祝,即 孔子提倡撇開占卜和感應,學《易》的人生道理、宇宙之律、古聖智慧,而非貪預測得利。

又如陸游詞〈釵頭鳳〉,云「錯錯錯!」,不是讀錯誤的錯,錯也不解作錯誤,而是解:錯綜複雜、交錯,粵音讀chok。易經之卦變,陰陽突然相反,就是錯卦,相反了就叫chok。〈離騷〉中云「改錯」,錯不是指交錯和錯誤,而是措施,粵音讀造,「改錯」即改變規劃。

又如,咽喉,讀煙;嗚咽,讀熱;虎咽,讀燕。這就是字義變讀。字一變讀了,意思立即不同。 又如,唐詩「不教胡馬渡陰山」,「教」不解教導,而解使令,粵音讀交,而且協平仄,雙平結連令音樂感強。

另一些,是異寫,如「汨」和「汩」,不同字,讀覓和核;「采」和「釆」亦不同字,讀採和便。有一校叫風采中學,以前,港大中文系畢業的老師,教學生寫風釆,如十字有光,便叫風便中學。釆即鳥爪。

又如夢字,不是雙卄字,不連合的,而是與敬字一樣,均「茍」部。「茍」不同「苟」,部首甲骨文就是狗之耳朵,表警、儆、小心、快速之義。《禮記‧大學》云「茍日新,日日新」,不讀久日新,而讀激日新,就是急速之義。如「苟日新」,苟是苟且,就剛好相反,不通古人之心。

還有地名、人名,是古人特定讀音,不可變讀。如「契丹」讀乞丹、「身毒」讀捐督(Indo) 、「摩利支」讀麻利支、「吐番」讀吐播、「冒突」讀默突、區曲山讀勾曲、龜玆讀鳩池等,就是當時的直譯音。如今世Hollywood譯荷里活。

以上,只是冰山一角。所以,古漢語,不同新文學,它要強大基本功,才可通大義,相對經典大義,這些只是小道,所以叫小學。可是,今代人愈來愈貪快,用電腦查字,不記、不考析,小學便愈來愈消亡。 二十多年前,我在一香港大學中文系博士教詩經的2小時中,找了56個錯讀古書音,相當可怕。不過,後來我反躬自省,不要令人難堪,就放棄再理世上的文字對錯了。這就是〈漁父〉篇講的「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漁父,都讀漁甫,老男讀甫,父親讀輔。) 順便,考一下:宋代人-米芾,為何粵音讀米忽,而不讀米肺?

語文不同數學與物理等理科有明顯的律,理科教錯少許、不嚴?,公律會錯,錯了,物質不成立、公式不成立;語文則不易見其律之誤,你可詭辯、可語言偽術。而語文的律的錯,會顯現在對道理、歷史、文化的錯誤理解上,即錯了知識、誤了見解判斷,終失了智慧,智慧才可明道理,知識不可。這個錯,是不知不覺的。認知語文錯了,不會爆炸、不會崩毁,而是崩毀在知見和智慧上,所以為何古人要嚴正看待讀書選書。

最新消息

供聖燈安排(2024甲辰年)

(燈位已滿,燈牌放在仙佛壇前的仙鶴燈旁的寳臺上,不會獨立掛一盞。)
如郵寄或電郵方式遞交,請填寫表格,善款則可以現金、支票或自動轉賬方式遞交。

 

 

(布施功德募捐表)

sdf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派發聖水
 

 

三月份活動如下:
03月02日 星期六 14:00-16:00 《觀音-大悲懺》(需登記)
03月02日 16:00-17:00 派發聖水
03月16日 星期六 14:00-16:00 《易元課誦 - 文昌大洞仙經》(需登記)
03月16日 16:00-17:00 派發聖水
03月23日 星期六 17:00-19:00 《威斗懺》(禮斗)(需登記)
03月23日 19:00-20:00 派發聖水
文化講座 (暫停)
 
四月份活動如下:
04月06日 星期六 14:00-16:00 《觀音-大悲懺》(需登記)
04月06日 16:00-17:00 派發聖水
04月20日 星期六 14:00-16:00 《易元課誦 - 文昌大洞仙經》(需登記)
04月20日 16:00-17:00 派發聖水
04月27日 星期六 17:00-19:00 《威斗懺》(禮斗)(需登記)
04月27日 19:00-20:00 派發聖水
文化講座 (暫停)
 
 
 

詳情請留意 本觀活動時間表

***如活動前2小時八號風球或黑雨,則該項活動取消***

 

 

 

梁公隼講道:《道教如何修行》

大悲懺 - 懺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