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知識(文章)
「誠」之德,忠信不疑,專一敬信,守正貞定 2019 梁公隼
古人用「誠」一字,演出《易》理「孚、應、卑、專、和」等大義,為人作事,都加多一點「誠」,所得必大必多,那是多在形而上的快樂和信任,自己心安了、行事暢順了,不是金錢可買到。那是心地和行為的高尚表現。
例如,我有金、銀、銅、鐵五種幣,送人一枚金的,那人卻説:「除了金幣,還有甚麼好的呢?」這種心理,就是「不誠」。那是因為不相信所給的是好、貪取更多、更好,一次性得到以利自己。疑是不專一、貪是向外取, 那就是「誠」的相反了。不誠而貪的人,自己是不易知道的!
清代 李鴻章,跟大儒 曾國藩讀書十五年, 任事,知識、兵法和書法都非常了能,他以為自己已學成。曾國藩卻對李鴻章説:為人作事不誠。李不信而不肯改。他後來任大官,不能抱道扶正清朝, 他死後,幾年後大清便亡國了。這是為官的心須誠正例。
宋代 程頣, 跟大儒 周敦頣習《易》十二年, 學問已非常高。程昔喜打獵,已戒除。周師謂程子「隱伏殺心而未消」,他不信,一日見人畋獵而心奮喜,立省自心尚未全誠,立志革除,德學日增,遂成一代宗師。這是師生的心修誠正例。
很多時候,我告訴人:你有病氣縈纏,要唸經化解。(唸經治病,就是通心通經脈為首佳,次為懺悔、三為藥石、四為練養運動、五為食療、六為修善立功、七為西醫)。但還問我:「還有比唸經更好的其他嗎? 」就是捨金而取銅鐵了。
今天我們社會,人與人之間互不相信,都源於不信古,不信聖賢的教育,古文化沒了,心向外遊,致不忠於事、不實為公,一切人事禍殃,也因誠的功夫做得不好而加重一半。故為官不誠,怠政禍民;為商不誠,益己謀人;為人不誠,害自他身;讀書、信仰不誠,娛遊終身。
一學生說:「看了上文,我明白甚麼也不信的人,只信自己,便不肯捨、不肯放下,事事要最好,揀來揀去,對人對事都很挑剔,但結果偏偏遇不到好的,就是誠不夠了,就算他們遇到好的,都會錯過。「誠」足夠的人都反躬自省,多謝老師提醒我們。」
P.S.
十多年前,某地的首富叫超人,他的財富是前世布施、積福而成,故少少努力,便有機會。但他不信,他知道。他的已故文膽信佛,且聞到高僧的法,帶超人去見老法師,法師見任何人也歡歡喜喜。離開後,超人問文膽:「為甚麼老法師不叫我拿錢呢?」(可見愈有錢的人,心是怎樣看人。那就是不誠。縱多能力、學識,如一般學者,也未入到心和行為去。信佛、信基督,都是假的,心實不信,自己是不會知道的。)我們如醒過來,亟宜反思自己是怎運心、怎看人、怎處事。
上事乃一老朋友告訴我,我信。因我見很多佛教徒、道教徒、耶教徒,都是知而不信的。佛寺去、教會去,但 心地 聖境 ,他們不去。今年,另一位老朋友又告訴我,二十多年前,他見過超人,超人看中一件明代四佰年的鑲金象牙盒,想買。老人坦誠告訴他:「這是明朝的。我八十年代入,就以舊價賣給你吧! 四萬元,再六折。」超人聽了,説:「太貴了!」/ 老人驚嚇了一下。心想:首富是這樣疑人、用錢是這様不拔。他為免被辱,以為是亂取價,就說:「如你喜歡,就送給你吧!但想買的話, 仍需四萬元六折的價。」事雖微小,可以知大。
今生有福的人, 如靈性不修, 下世便不會再得人身。佛道古聖所説, 並非虛言。靈性如何修? 入門就是將道德入到心和行為去。敬信誠正。